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1.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研究院,上海 201315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26
3.复旦大学 物理学系,上海 200438
[ "施郁,男,教授。1989 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此后曾在该校天体物理专业和理论物理专业读研究生。1994 年获理论物理博士学位。此后在复旦大学物理系、巴伊兰大学物理系、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凝聚态理论组、剑桥大学应用数学与理论物理系高能物理组、科隆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引力物理组、伊利诺伊大学物理系以及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工作。2005 年起,任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其中2010 至2011 年,曾作为“杰出青年数学物理高级研究学者”在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工作。2023 年4 月起,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与物理学院双聘教授;社会兼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B,Modern PhysicsLetters,《物理》编委;全国量子力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他的理论物理工作涉及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凝聚态物理和粒子物理等领域,作为通讯作者,在国际SCI 期刊发表论文约100 篇。在物理学史方面,他对现当代物理学史以及爱因斯坦、杨振宁等现当代物理学家有一定的研究,独立发表物理学史和物理科普文章约130 篇。Email:yu_shi@ustc.edu.cn" ]
纸质出版日期:2024-06-15,
收稿日期:2024-02-22,
修回日期:2024-03-05,
移动端阅览
施郁.杨振宁:“我知道我没有变”[J].新兴科学和技术趋势,2024,3(2):180-183.
SHI Yu.Chen Ning Yang: “I know I have not changed”[J].Emerg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4,3(2):180-183.
施郁.杨振宁:“我知道我没有变”[J].新兴科学和技术趋势,2024,3(2):180-183. DOI: 10.12405/j.issn.2097-1486.2024.02.006.
SHI Yu.Chen Ning Yang: “I know I have not changed”[J].Emerg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4,3(2):180-183. DOI: 10.12405/j.issn.2097-1486.2024.02.006.
杨振宁认为自己是近代中国与西方两种文化的冲突和协调的产物,又认为最重要的贡献是帮助改变了中国人自己觉得不如人的心理作用。杨振宁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成员,一直感到对中国的责任、为中国做贡献。从离开中国赴美留学、工作、加入美国籍,到回到中国定居、工作、退出美国籍,杨振宁一直没有变。
Chen Ning Yang regards himself as a product of both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in harmony and in conflict, and thinks that his most important contribution is to have changed the Chinese psychology that Chinese is less able than others. Yang has always been an excellent member of the Chinese nation, aware of the duty for China and make contributions to China. From leaving China for studying, working and attaining a citizenship in the USA to coming back to China for residence and working, and giving up US citizenship, Chen Ning Yang has never changed.
杨振宁中国知识分子理论物理
Chen Ning YangChinese intellectualstheoretical physics
杨振宁. 曙光集[M]. 翁帆, 编译. 新加坡: 八方文化,2008.
YANG C N. Selected Papers with Comentary (1945—1980)[M]. New York: W. H. Freeman, 1983.
江才健. 杨振宁传[M].台北:天下远见,2002.
DYSON F J. A Conservative Revolutionary[J]. Int. J. Mod. Phys. A, 1999,14 : 1455–1459.
施郁. 物理学之美:杨振宁的13项重要科学贡献[J].物理,2014, 43(1):57-62.
DYSON F J. Birds and Frogs (Selected Papers, 1990—2014) [M]. 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2015.
孙淇. 对话杨振宁、姚期智:我为什么放弃外国国籍?[DB]. 语文教学与研究, 新华社, 2017-02-21.
0
浏览量
2
下载量
0
CSCD
关联资源
相关文章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